2009年2月20日
怎麼搞定英語
Good afternoon, sir!臨時班長用著怯生生的語調,帶領一群剛自小學畢業的民國五十二年梯次蘿蔔頭,一起向站在講台上,戴著黑框厚重眼鏡的暑期班英文老師敬禮。略顯靦腆的男老師說:『各位同學,從今天開始要開始學英文,good afternoon sir 就是你們學到的第一句英文!』那個夏天的下午學了什麼,我根本沒太大印象,而這句我根本不會拼字母的英文,卻永遠忘不了怎麼說。
在後來的十幾年學習歷程,陸續出現在學校必修或選修的各種科目中,英文一直都是我尚稱驕傲的學科。我特別喜歡看到成績單上分數所顯示的成就;這種驕傲一直持續到研究所畢業後的第一次費城出差。當我用極為流利的英文說完how are you? I am fine! 之後,東部老美以放子彈的說話速度,徹底擊垮十幾年來自以為英文很好的自信。一個接一個的問號持續不斷的在心中翻騰,我不禁必須很認真的面對一個殘酷事實,我的英語聽說的能力一定不及格!那些在英文成績單上的數字,跟現實的環境竟如此遙遠!怎麼會這樣呢?
在回程的飛機上,坐在身旁的一位看似台灣來的大姐非常流利的使用英文與老外交談。在抓到空檔的時間,我向這位從此以後未曾再謀面的女性請教如何說好英文,她簡單的回答,但卻是再對也沒有的答案。她說:『請開始不斷的說!有老外可以練習最好,沒有也沒關係,只要對著鏡子找題目不停的說英文!』
Bingo!!沒錯,就是這樣!我突然有種醍醐灌頂的感覺,太對了!不是嗎?
我在美國出差的時後,沒有人問我怎麼拼字啊!也沒有人跟我講他聽不懂如果我用 he do 而不是he does 呀!我的文法出錯時,沒人笑我;但如果我沒有將該說出來的英文字或片語說出來,那些老外就不知道我要表達甚麼,不是嗎?語文被創造出來的最基本目的,不就是要用來溝通嗎!為甚麼學校的教學重點卻大都集中在讀跟寫呢?我去美國出差的第一次經驗清楚的告訴我,說跟聽的能力要遠遠大過讀跟寫,不是嗎?我會先記得good afternoon, sir而不是怎麼拼字母,不是嗎?為甚麼十二歲的我會跟著說,但二十七歲出國的我反而不會說了呢?這一切不已經得到答案了嗎!那就是我把學英文的重點自然而然的轉到讀跟寫,而聽與說這兩項語言最重要的技能隨著考試的僵化,對我竟已形成學習上的長城,它們已經變的如此困難不易跨越!
這樣的認知竟然發生在我已經完成大部份人羨慕的碩士學程後,而且未來的工作將與國際人士做較緊密的接觸。一念及此,冷汗直流;也為不能在就學的生命裏徹底讓英文成為絕對競爭優勢而感到後悔。然而,此一重大發現聽起來可笑,卻是再重要不過;因為這樣的發現,我立即做了一系列的改變。
首先是把握每一個可能去聽英文對白的機會,從與老外實際的交流到觀賞外國電視影集或電影,我就是要聽,而且是不斷的聽。去模仿使用的腔調;去使用簡單的回答方式,甚至是不斷的重複說,即便說錯也沒關係。
我的辦公桌永遠有一本字典。當每次遇到一些新的字、片語及句子,我會再一次查一下他們的真實意義,然後逮到機會就說出來。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條件,就是要有臉皮夠厚到不怕說錯的能力,畢竟,說了一輩子的中文也經常把文法說錯,不是嗎?那為什麼就要求英文文法一定要百分百全對呢?說實在的,我工作中認識的老外會把英文文法說錯的大有人在,但是從沒聽見有人會去取笑這些老外的英文文法,不是嗎?所以就讓我們大膽大聲的把學會的英文說出來吧!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关键是没有说英文的环境啊
回覆刪除Arthur 提到的是動力和態度,就算是面對鏡中的自己也可以對話。
回覆刪除這是有點辛苦而不自然,於是我們打造『紐約說話島』!
設定全英語環境,安排故事劇情,加上學習社群、線上真人指導員等等機制,儘可能的在網路上實踐【類母語環境】,以解決在實體學習方案中面臨的困境。其中,1樓所關切的學習環境問題,正是『紐約說話島』的核心價值所在之處!
「我們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!」該怎麼形容諸位?
回覆刪除將電玩導入正途,是一條辛苦卻正確的路,也許寂寞,但絕對值得嘗試。我期待「紐約說話島」成為網路上不可取代的關鍵詞。各位,加油!
其實,我們確實是一群有理想有抱負的「青壯年」!
回覆刪除我們想要傳遞更正確的價值觀、提供真正有效的學習方法。若能有您的支持與陪伴,讓「紐約說話島」發揮它的效果,那麼再辛苦的路也是值得的。
寂寞!我個人覺得不會耶!
回覆刪除試想一下,懷著夢想上路,總是更容易遇見真摯的夥伴與祝褔的,小柯同學與匿名的加油正是明証,不是嗎?
這事不容易,但卻痛快且精彩。